陳寶國《老酒館》:高先生百般含沙射影,最終目的終于暴露
某天,
其實高先生的做法,嚴格來說并無不妥,你酒館掛著牌子說有這種酒,客人來了你卻沒有了,不是欺客是什么?情急之下,賬房
于是后來賀義堂把就買來了,高先生喝了以后贊不絕口,看起來主客雙方皆大歡喜??伤脑捒傦@得那么陰陽怪氣,好像在含沙射影,又好像帶著威脅的意味。
后來老酒館搬家了,搬到了一個大酒樓,開張第一天打烊的時候。高先生又來了,陰陽怪氣地非陳掌柜不見。陳懷海出來后,高先生表示自己要送一件禮物給陳懷海當賀禮,而他的禮物就是他沒喝完暫存這里的那一壇燒刀子酒。
原來客人喝不完的酒可以暫時寄存在老酒館,等下次來了繼續(xù)喝?,F(xiàn)代社會也有飯館或茶樓有這種做法。高先生表示自己要出遠門了,也許永遠也不會再來了,留下的酒想當成禮物送給陳掌柜,請陳掌柜喝掉,然后揚長而去。
而陳掌柜幾個人,忙了一天了正想喝點兒然后早點休息,于是就打開高先生的酒來喝。這一喝不要緊,發(fā)現(xiàn)問題了:原來這壇酒根本不是優(yōu)質(zhì)的燒刀子酒,而是味道不一樣的劣酒!他們幾個這才明白,為啥高先生一直陰陽怪氣、含沙射影的。原來是在警告他們不要以次充好??!
那么問題出在哪兒呢?原來那天賀義堂出去買酒時,犯懶了,沒有去地道的酒作坊買,而是在路邊隨便買了一種燒刀子酒,而買的這種酒品質(zhì)差遠了。
事情搞清楚了,陳懷海卻很感動,認為高先生是高人,看破而不說破。應該說,這件事錯兒不在高先生,都怪賀義堂。如果高先生鬧將起來,老酒館是不占理的。后來,陳懷海把那壇劣酒供起來作為全體人員的警示。
其實,這件事怎么說呢?擱現(xiàn)在很多商家,顧客沒有明著鬧,誰會在意呢?這些年我們愛說一個詞叫做“工匠精神”,其實這主要說的是制造業(yè)。那么商業(yè)難道不需要工匠精神?
記得《老酒館》的配角之一,說書先生的扮演者鞏漢林 老師多年前在春晚舞臺上和趙麗蓉老師合演的小品《打工奇遇記》里面就說了,搞酒樓就應該“貨真價實”!這便是商業(yè)的工匠精神!
所以,《老酒館》雖然不是一部現(xiàn)代戲,但對現(xiàn)代社會的很多事情依然有警示意義。而在后面的劇集當中,一些女性角色可能要登場 了。因為故事進行到這里,還沒有女性角色出現(xiàn)。
而出現(xiàn)的男性角色,他們的性格特征觀眾已經(jīng)熟悉,再沒有女性角色出現(xiàn),可能就沒意思了。喜歡陳寶國 、喜歡《老酒館》的朋友們,我們一起追劇吧!
相關資訊
評論
- 評論加載中...